翻页   夜间
爱尚文学 > 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 第200章 大半夜很累
 
“正则,你在突厥营救本王的时候立下功劳,本王趁此机会让你进千牛卫也算合情合理,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难了,希望你就不要推辞了。”

李恪肯定的说道,“至于延族,就先委屈你跟本王去并州待段时间了。”

“能为殿下效力是微臣心甘情愿的,岂能有委屈一说,还望殿下以后休提此话。”

许敬宗也回答的很干脆,同时反驳的很果断,让李恪对他很欣赏。

“殿下请放心,老夫一定会安排好正则的事情。”

封德彝此时也很干脆的给李恪一个满意的回答。

就像李恪说的一样,刘仁轨营救李恪有功,封德彝凭此功劳,就能有理由让他在千牛卫当差。

而李恪的意思他明白,千牛卫只是为刘仁轨这样没有深厚家族背景的寒族子弟镀金。

就像李世民为苏定方编练新军而在千牛卫任职帮他镀金一样。

“恩,多谢封相。”

李恪拱手谢过封德彝后继续说道,“大理寺卿好像已经年迈,不知道孙少卿接任辞职的机会有多大?”

“殿下放心,大理寺卿的位置老夫一定会荐孙少卿接任。”

封德彝微微点头,语气坚定的颔首说道,“在大理寺没有人的资历能够胜得过他。”

“多谢殿下,多谢封相。”

孙伏伽此时也激动的拱手相谢,大理寺卿和少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权利却相差甚远。

李恪如此安排,目的就是在大理寺放上自己的心腹,培养自己的实力,让大理寺成为自己的地盘。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孙伏伽的看重,岂能不让孙伏伽感动。

所谓大理寺卿,在大理寺那绝对是一手遮天的人物,再加上培养出了一批人才,到时候的大理寺绝对是李恪的天下。

李恪对大理寺的看重是有目的的,在中央的三省六部这些行政部门,自己的势力很难渗透,就是想办法安排自己的人在里面任职,他们会受到长孙无忌的排斥和打压,很难在短时间得到升迁,形成一股能够跟长孙无忌相抗衡的庞大实力。

所以,他便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不被众人重视的九寺五监。

因为在唐朝,九寺五监是独立的中央职能部门,它和尚书省的六部在职级上基本平级,同时跟六部没有法定隶属关系。

所以,只要是大理寺卿的位置在自己人手上,大理寺基本就是自己的地盘。

但是九寺五监和尚书省的六部在职权上有重叠的部分。

所以,很多时候六部基本上取代了他们的职权。

正因如此,九寺五监在朝廷中的地位不如六部显赫。

然后,实际上他们之间也存在分工和制约关系。

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

所以,李恪认为既然不能在六部中发展实力,何不在这些部门里培养自己的实力,然后用他来制约六部呢?

还有一个让他重视大理寺的原因是,大理寺是大唐的司法机构,很多重大的案件朝廷都会交给大理寺来处理。

即使刑部在处理一些大案要案,为了制约刑部,皇帝都会让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彻查。

刑部在这些事情上都不能避过大理寺而单独调查。

因此,李恪就是想通过大理寺来制约刑部,同时让自己的实力渗透到大唐的司法部门。

李恪在解决完孙伏伽关于大理寺卿的问题之后,孙伏伽便明白了李恪的意思。

聪明人之间说话不需要刻意的解释,就像孙伏伽明白李恪的意思一样。

所以,他给了李恪一个简单的眼神,表示自己不会让他失望。

李恪很满意孙伏伽给他的答案,他看了一眼在坐的众人,邓同达新任长安县令,难以升迁,左翼要辅助邓同达办案,不能随便调离。

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年纪的问题,不可能这么快就安排他们职务,再说他们的官职还是让他们自己老子安排更为妥当。

岑文本,李恪知道自己就算不安排,以他的才能,明年肯定会有所升迁。

而自己的书法老师褚遂良就更加不用说,书法受到父皇的赏识,升迁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所以,到此时众人的升迁问题基本已经解决,然后他才大大的舒了一口气,询问一旁的刘仁轨现在几时。

刘仁轨告诉他现在已经到了亥时,他才发现自己等人在书房中已经待了好几个时刻。

因为很多人第二天还要上朝,他很歉意的说道,“既然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大家如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就散了吧。”

“诺。”

众人沉声应道,跟李恪告辞,然后依次退出了书房。

李恪在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刚要离开的时候示意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便没有随众人离开,而是留在了书房中。

其实,今晚李恪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想法培养一批寒门士族子弟,成为自己今后在朝中的中坚力量。

但是,此时他的心腹中有几个人如褚遂良,岑文本,封德彝都是世家大族的弟子。

所以,李恪觉得在他们面前说要培养寒门士族子弟显得有些不智,所以只能通过另外的一些渠道。

而李恪的这个渠道就是眼前的三个兄弟,他想让他们接触那些有才能有抱负的寒门子弟,然后为自己所用。

如果说李恪可以结交寒门子弟会招人猜忌和被别人抓住把柄以此大做文章的话,那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他们结交就不成问题。

其次,就是李恪在回长安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决定一个国家战争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回答,是军队,是军事实力。

然而,李恪在突厥见识过他们的骑兵之后才明白这样的回答是多么绝对。

他认为很多人都因为强大的军队战斗力而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钱,国家的财政。

所以,财政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非常高,同时说明谁控制了财政,谁就有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因此,李恪觉得既然自己不能在现在的朝堂上用手里的实力和长孙无忌他们抗衡,何不从经济发面入手呢?

用自己手里的经济实力来弥补自己将来在政zhi上的势单力薄呢?

所以,他才会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培养属于自己的经济群体。

然而,作为皇子,经商对他来说不但声誉受损,要是被某些人利用,便得不偿失。

但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很大,钱财对于储位之争更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在今后的斗争当中自己需要的钱很多,在杨妃财宝还没有着落的时候,他只能通过经商发展经济这条路来积累财富为自己所用。

所以,他留下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三人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经商。

他想通过让自己三个兄弟在长安更多的利用自己现在名下的产业资金控制更多的店铺和酒楼。

另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李恪在今年夏天所搞的活体印刷术研究已接近尾声,这几天就在准备刊印第一本书,李恪想把这个技术控制在自己手里。

如此一来就要在长安设立一个书局,专门从事印发书刊。

李恪想的便是让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三人选派人手负责此事。

李恪跟三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柴哲威、李宗和尉迟俊便没有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三哥,如果活体印刷技术被朝廷知道,是否要被朝廷收回呢?”

柴哲威还是有些担心。

“如果印刷术控制在朝廷的手中,朝廷又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和银钱来负责书籍的印发,这样不但费钱,还会不利于文化的传播,父皇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朝廷不会收回印刷技术。”

李恪肯定的说道,“但是,书局在书籍印发的过程中会派人过来负责察看,你们吩咐自己的手下,只要在印发的书籍上不出什么问题,至于其它的事情不必在意。”

“既然三哥这么说,那我们兄弟三人一定不会辜负三哥对我们的期望。”

李宗保证道。

“对啊。”

尉迟俊也嚷嚷道,“三哥尽管放心,小俊一定会好好辅助两位哥哥把事情办好的。”

尉迟俊在经过漠北一行之后显得成熟了很多,说话也比以前稳重了很多。

“有你们这句话,三哥就可以放心的离开长安了。”

李恪叹道,“希望你们不要惹是生非,今天的长安城已今非昔比。”

“三哥放心,我们一定谨记你的教导。”

三人虽然不明白李恪话中的‘今天的长安城已今非昔比’,但他们知道李恪如此说都是为了自己好,便恭谨的答应了他。

“三哥,那候若依的事情...”尉迟俊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路,突然问起了李恪最为敏感的话题,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一边的李宗便立即拉了一把他的衣襟,尉迟俊举目向李宗望去,见他双目怒视他,脸色不悦,便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立即改口道,“不知道三哥要带多少人去并州?”

候若依确实是李恪此时心中的伤,尉迟俊的问题虽然没有说完,但还是触动了他内心情感最脆弱的部分,他脸色顿时变的煞白,嘴唇不由的蠕动。

柴哲威和李宗两人看到李恪的反应,心中叹道糟糕,使劲使眼色想让尉迟俊跟李恪认错。

而就在此时,就见李恪一脸疲惫的说道,“事情就谈到这里吧,天色不早了,你们回去吧。”

“诺。”

三人不知道该如何劝诫李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了片刻,微微一声叹息,退出了书房。

等三人离开之后,在月光的照射下才发现李恪脸颊上一行的清泪。

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因未到伤心时而已。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